(上圖截圖自博客來網站)
不管是財富還是生活
都跟心態習習相關
擁有好的心態
懂得消費、懂得節儉
生活才會越過越富足
文中金句
1.如果你依照本性的需求來生活,你將永遠不會貧窮;如果你依照他人的想法來生活,你將永遠不會富有。
2.富人購買的是財富和地位,窮人購買的是沒有價值的廢物。
3.真正的「經濟之道」,不僅要明智地掌握自己的金錢,還要明智地利用我們的物品。在買回一件物品後,好好地愛護這件東西,這也是「經濟之道」。
4.口袋裡的錢大都是用來花的,銀行裡的錢才是財富的開始。
5.賺錢是工作,但明智地花錢卻是一門藝術。只要能夠更加明智地花錢,大多數人都能因此讓自己的收入增加百分之五十。
6.就金錢方面而言,輕鬆生活的藝術就是把你的生活水準定在你的財力水準之下一個等級。
7.經常炫耀自己的錢,並搶著為每一件東西買單,支付所有花費,既不能表現一個人的富有,也不能表明一個人的慷慨大方,反而體現出他的粗俗。
8.喜好揮霍的人只會浪費錢,在錢花出去之後,就沒有任何可以炫耀的價值了。
9.「節儉」意味著「最明智地花錢和花時間購買必需品」在買好必需品之後,「節儉」就意味著「合理地分配和利用存留的任何東西,為我們的生活產生最大收益」。
10.不是你的生活消費過高,而是你過著高消費的生活,才耗盡了你賺進的盈餘。
11.賺錢的祕訣在於省錢,並不在於一個人賺了多少錢;不在於它的收入金額有多少,而在於它的收入和支出之前的關係是否平衡,那將決定他是貧窮還是富有。
12.人的一生中,在兩種情況下不該進行投機行為:一是當他負擔不起時;二是當他負擔得起時。
13.存錢和花錢一樣,關鍵是看這個人有沒有實踐的慾望。當存錢的慾望勝過花錢的慾望時,銀行裡的存款額就會開始呈現增長的趨勢。
14.數以百計的人如果不是先認識了『浪費』,可能永遠不會知道何謂『貧困』。
15.資本家和勞動工人之間的區別在於:一個賺多少就花多少,而且從不努力以求上進,而另一個則把他收入的一部分存下來,並且每天都儲備和增加他所從事的行業知識。
16.財富並不在於擁有大量財物,而在於擁有很少的慾望。一個人富裕與否並不在於擁有多少財物,而在於他的慾望有多少。
心得
想要變富有,除了努力賺錢外,節省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減少花費並且存下大部分的收入用於投資,生活才會越過越輕鬆。
書中講了很多有用的觀念,不管是金錢、財富、勤儉、購物、儲蓄還是財產管理,都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人活著就需要錢過生活,小筆的像吃飯、日用品,大筆的像買車買房,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金錢去支付。在我們財務獨立之後,所有的一切都會變得急迫,追著錢跑的自己會感到疲憊,但只要願意儲蓄,生活一定會有所改變。
浪費是導致自己貧窮的主因之一,你是不是有很多東西買了都沒用,放到過期了才被整理出來丟掉?你是不是對於商店裡精美的物品感覺嚮往,總是非得買點什麼才願意回家?一切浪費的根源都在那微不足道的小錢上,只有重視浪費的問題,並且加以解決,財務狀況才有可能慢慢變好,每一塊錢都是自己辛苦工作得來的,別讓自己浪費在不該購買的物品上。
購物也是貧富的問題,購買質感好的可以用比較久,購買便宜的往往很快就損壞需要換新,在有限的資源中去尋找到最適合自己也最耐用的商品是非常重要的。並不是說便宜一定沒好貨,只是價格一部分會反映出商品的狀態,就像精品包之所以昂貴,除了本身的牌子名氣大之外,材質與做工都佔有很大的因素,只是一個小資女孩有必要去購買好幾萬的包來背嗎?小眾品牌會不會更適合也買得更游刃有餘呢?這都是在購物前必須去思考的問題。
薪水三萬有三萬的生活,薪水五萬有五萬的生活,在看到別人過得比較優渥的時候,不要總想著自己馬上也要變成那樣,畢竟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你怎麼會知道別人要過上現在的生活努力了多久又節省了多久,眼見不一定為憑,只有自己親自走過路,才會明白其中的酸辣。每一筆存下的錢才是真正的屬於自己,想要過上夢想中的生活,就必須堅定儲蓄。
看完這本書之後,對於很多想法與心態上都有所轉變,道理很簡單,努力去實踐就對了!努力工作賺錢並且努力儲蓄,將儲蓄的錢拿去謹慎投資,讓自己的財富慢慢累積。期許自己也能慢慢致富。
分享到這邊結束囉
[心態致富]書籍資訊
博客來:按我
金石堂:按我
你可能有興趣的書籍